充電-讓在職人士平穩度過職業“疲憊期”
厭倦了無休無止行政例會,厭倦了辦公室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,厭倦了重復瑣碎的工作……
在一種崗位工作了3-5年后,對工作的新鮮感、好奇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磨礪的蕩然無存,每日的工作只是循規蹈矩地重復,大多數人都會不可避免地開始了職業“疲憊期”。這時很多人都將面臨一個痛苦的抉擇,是繼續,還是放棄。
想說放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畢竟放棄一份工作意味著巨大的危險,可能從此失業,或者再找一份工作,也比現在好不了多少。但要繼續下去又太“委屈”自己的感受。此時,在職培訓悄悄浮出水面,成為很多人度過職業“疲憊期”的首選。
它的好處不言而喻。最大的好處就是風險小,不用丟失本職工作。但也有一定的弊端,比如現在很多在職提升人士的學習的課程都是“只學不練”,以現在最受追捧的IT行業為例,雖然薪資待遇不菲,很多年輕朋友趨之若鶩,但它要求其從業者必須具備一定的項目經驗和動手能力,而一些培訓機構為追求培訓成本最低,學時1年才能完成的課程3-4個就學完了,這樣的學習效果實難恭維。
馮豐就曾經遭遇這樣的尷尬,為獲得更好的發展,2006年7月他參加了一家IT培訓機構的軟件開發課程,4個月畢業后開始求職,但是軟件公司都以其沒有工作經驗婉言謝絕了他,他很苦惱,時間、金錢的雙重付出,讓他感到賠了夫人又折兵。后來,他聽別人說東方博宜軟件工程師課程,于是 2006年9月份他來到東方博宜,開始了新的求學之旅。如今面臨畢業的馮豐可成了搶手的“香餑餑”,有三家公司爭相聘用他,現在他不是為找不到工作發愁,而是不知道去哪家企業更有發展而苦悶。
據悉東方博宜軟件工程師課程無需專業的計算機教育背景,只要具備高中以上學歷,通過一年半的認真學習,均可全面掌握一個程序員必備的編程能力。課程以就業需求為導向,以培養實用人才為目標,打造合格軟件人才。
我國著名作家柳青曾說過,“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,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,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。”
年輕又正處在職業疲憊的朋友們,你想好自己未來的路了嗎?抓緊寶貴的時間,與其不滿現狀,無謂蹉跎,不如抓緊時間充電,勾勒好自己燦爛明天的藍圖。